抚顺矿务局医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,这一年,日军管辖下的千金寨诊所正式归入抚顺炭矿的管理,成为抚顺炭矿医院,标志着该市最早的医疗机构的诞生。自此,这座医院成为当地居民健康保障的重要象征。
到了1919年,抚顺炭矿医院经历了第一次重大变革,从原来的组织中独立出来,重新命名为满铁抚顺医院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医院在医疗服务和基础设施上不断进行改善和扩建。1926年,随着千金寨搬迁计划的逐渐落实,满铁抚顺医院建设了新的中央本馆和中央分馆,分别位于新市街(现为矿务局医院内部)和南大街(如今的南分苑小区)。
满铁医院的规模庞大,占地超过七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达二万平方米,设置了194个病室和600张床位。医院的医护人员大多为日本籍,形成了当时医疗服务的主力军。住院部位于中央大街南端,医院的西侧是抚顺煤矿的中枢事务所,东侧毗邻当时的南公园,公园内的小山上矗立着一座日本神社,北侧则是炭矿电灯事务所和女子中学,诸多因素共同构成了当时抚顺地区规模最大的医院。
展开剩余78%医院的中央分馆是一座三层建筑,首期工程于1927年9月完工,主要承担中国患者的收治任务。中央本馆为四层结构,于1929年2月竣工,专门接收日本患者。南分馆则在1929年1月建成,主要用于收治患有传染病的病人。
1945年,随着日本战败归国,医院的日本医护人员纷纷离去。1946年,机构被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接管,并更名为“抚顺矿务局医院”。1959年,医院短暂更名为市中心医院,但在三年后又恢复了原名。
1985年,抚顺矿务局医院更名为抚顺矿务局总医院,并在1992年获得国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定。2001年,医院进行改制,改名为抚顺矿业集团总医院。2002年,医院新建了外科大楼,并对门诊楼和综合楼进行了全面装修,还新建了一些辅助设施,从而使整体的医疗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2018年,抚顺矿业集团将抚矿总医院移交给辽宁健康产业集团,医院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而南分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拆除,原本作为一号门诊楼的中央分馆在前些年的改造中也停止了使用。
医院的正门原本面向中央本馆,但经过改造,门口迁至南侧,位于中央本馆的旧址和新门诊楼之间。尽管新门口显得更加宽敞和宏伟,但与原来的布局相比,仍有些不够合理。
现如今,保存下来的三号住院楼正是原本位于北侧的中央本馆。这栋工字形的老建筑面朝西方,采用砖混结构,设置地下室,外形美观大方,历经岁月洗礼依旧坚固,如今仍在正常运作,成为抚矿总医院百年历史的重要见证。
这栋楼的内部格局至今与百年前基本保持一致,楼前有方形拱门廊,两侧是弯曲的车道,前方的绿树郁郁葱葱,令人在其中漫步时仿佛穿越回那段历史悠久的时光。再看抚矿医院新建的高楼大厦,与这栋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相比,显得略显单调,缺乏灵魂。
作为抚顺人心目中最好的医院,抚矿总医院既是曾经、也是现在抚顺最繁忙的医疗机构。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,医院每天都是人潮涌动,熙熙攘攘,不知不觉间成了市内最热闹的场所。如此拥挤的医院,往往有时候超过了繁华的商业区,这反映了现代人健康状况的某种忧虑。
在这样一个人流涌动的医院背景下,似乎患者的数量愈发增多,这让人不禁思考:这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一种悲哀?
发布于:天津市天臣配资-开户配资炒股-上海平准股票公司-在线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